cba赛程表2021-2022第四阶段时间,cba赛程表2020-2021第三阶段赛程表
作者:文章来源:发布日期:2023-10-30 09:40:07
百度安全验证
百度安全验证
禅修中,呼吸有几种?
根据佛陀开示的《大念处经》,禅修中呼吸次序一般是以下四种: 「诸比库,於此,比库前往阿兰若,前往树下,或前往空闲处,结跏趺而坐,保持其身正直,使正念现起於面前。他只念於入息,只念於出息。 1、入息长时,了知:『我入息长。』 出息长时,了知:『我出息长。』 2、入息短时,了知:『我入息短。』 出息短时,了知:『我出息短。』 3、他学:『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。』 他学:『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。』 4、他学:『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。』 他学:『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。』」 简而言之可以看作是3种呼吸:长短息、全息、微息,入出息念的步骤如下: A.看呼吸-观息 Knowing the breath 若要修安般念,首先只要知道自然的出入息(呼吸)就可以了。在刚开始时,一定要决定(默念):“我要专注自然的呼吸”:然后,息进入——知道;息出去——知道,就可以了;不要抓或控制呼吸。 什么方法都不会的禅修者,开始时应该要尝试——数息:“进、出、一;进、出、二;……进、出、八。”一到十也可以,或五到十都可以。但不要算太多,像十一、十二、十三等,因为会越数越不清楚;而且也不能算太少,好像一、二、一、二这样,定力无法生起,也就不能成功。 若一开始无法数息者,不应勉强数息,只要知道自然的呼吸进出就可以了。 接下来,若你能成功专注呼吸五分钟,你就要开始决意:“现在我可以专注五分钟,我要专注十分钟。”这样的慢慢、逐渐决定,可以的话,就决定十五分钟、二十分钟,甚至半个小时,让能专注的时间逐渐加长。有时候,有些禅修者能专注长达半个小时,禅相会出现,但不要理它。这阶段的禅相若时时刻刻不一样,而且很明亮又一瞬间就会不见,这还不是真正的禅相。 B.长短息 Long and Short Breath 如果不能专注长达半个小时、四十五分钟的禅修者,可转而注意长短息的阶段。长短息是指:长息——缓慢而且长的息;短息——短促的息。即第一阶段知道息的进出,第二阶段是知道呼吸的快慢长短的这种自然现象。至于呼吸到底有多快?多慢?多长?多短?就不要理它,否则心会累。 看呼吸和长短息两个阶段同时修,若这样专注一个小时,禅相就会越来越稳,但也先不要理它,因为这时的禅相恐怕有时会不稳定。 C.全息 Whole Breath 若两个阶段可以成功的话,可换修第三阶段——全息:从呼吸的开头到结束都能清楚知道,但却不要去想它到了哪里,只要保持一个触点,也就是不要随息——别跟呼吸进去体内又出来。 这时,禅修者就要看呼吸、长短息、全息三个阶段一起修: 刚开始看呼吸(大概半小时),以后看长短息(大概半小时)、以后再看全息(大概半小时)。这时禅相也许会出现,但不要理它。 若禅相还没出现的禅修者,还是要这样继续三个阶段一起交替修,先不要换修第四个阶段——微息。要记得,若还没有成功修到第三阶段的禅修者,不要跳修第四阶段,否则心会乱,也不会有禅相出现。 D.微息 Subtle Breath 若禅修者已成功修完前面三个阶段,想要换修第四阶段,他应该修第一阶段(大概十分钟)、第二阶段(大概十分钟)、第三阶段(大概十分钟)。 这时,如果禅相会越来越亮、越来越稳,(一、两个小时)也不会不见的话,就可以修第四个阶段——微细的息。 微息是知道自然微细的息,但不要知道进出、长短、开头或结束。这个阶段,有的禅修者对息的感觉越来越弱、越来越不清楚,所以不容易专注。 这个阶段若能感觉息在鼻孔稍前面的地方是错的,这样禅相是不会靠近来鼻孔前面和息结合在一起;所以一直保持知道鼻孔周围微细的息是很重要的。这时候,禅相与微细的息就会结合在一起;这时也不要理禅相,继续知道你微细的息就行了。当微细的息越来越细至不见时,你才可以转而决定:“我要专注禅相”。 禅修者修到第四个阶段时,若微息不见了,不要刻意去寻找或控制微息的感觉,这样是会使定力退掉的,所以这时候只要转入专注禅相就对了,继续专注禅相的话,知道就可以了。